220千伏横岭变是余杭供电公司目前电压等级最高、占地面积最大的变电站,运维人员2人一组,完成全部巡检内容,并手工记录好巡视数据,需要四个小时。而最近,在变电站的设备巡检现场,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身影:灵活机智,身怀绝技,沿着轨道一路前进,时而转头,时而仰面,瞪着特殊的“大眼睛”对着高压设备逐一张望。“他”就是变电站里来的“新人”——智能巡检机器人。
据了解,这款机器人主体由控制系统、双视云台、雷达防撞、电池供电和独立驱动与导航定位和其它辅助设备组成。通过远程平台采用完全自主或遥控方式,可代替巡检人员对设备进行巡检,及时发现电力运行设备的缺陷,为运行人员诊断电力设备运行中的事故隐患和故障提供判定依据。
精准目标定位 仪表读数可靠
变电站环境复杂,同时存在各类不同仪表,并且受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。巡检人员们有时常会有这样的烦恼,仪表的位置太高,光照或雾霾等条件影响视线,导致人工识别出现误差,从而不能够对设备进行很好的识别。
智能巡检机器人长着拟人化的眼睛、耳朵,躯体靠“脖子”云台与之连接,脚部为两组大小不同的轮子。他的眼睛可是有着“特异功能”,360°转动能力保证能够准确找到仪表识别目标。机器人在找到仪表目标后,摄像机调整仪表图像的分辨率,并能够自动聚焦,从而获得一个更清晰的图像。这样的完美配合实现对仪表读数的100%识别,100%的识别准确率。
定点红外测温 结论精确又解放人力
人力设备红外测温是值班员的一项大活,一个220千伏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测温一次至少需要2个小时,尤其在夏天40多摄氏度的高温现场,巡检人员经常因此中暑。另外,如果人力检测,得拿手持设备对接头逐一检查,但这种测量有可能因距离不同造成结果不同。
对于这一点,智能巡检机器人又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优势。两只眼睛暗藏玄机,一只是普通的光相机,另一只是红外热成像相机。可见光相机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及图像采集;红外热成像相机可实现设备红外热分析及热图采集,采集的图像数据通过云台实时传输到后台电脑。机器人在固定轨道上行进、在预设点位检测,每次对同一个设备检测的距离误差不会超过2厘米。值班人员再也不用冒着风雪,顶着烈日去现场测温,点一点鼠标就能得到更精确的结论。
检查足不出户 优化工作效率
智能巡检机器人会按照设定时间,在运维人员远程操作下沿着铺好磁条的轨道自主巡视。运维人员足不出户,在控制室后台机发布巡视命令,机器人自动走出机房,通过图像识别智能视频分析系统自动检查现场运行设备外观,并判读仪表读数;对电流制热型、电压制热型设备进行红外线测温巡视;对变电站内的异常人员物体入侵、温湿度变化、声音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采集;任务执行完毕后,自动返回充电房进行自主充电。
在这整个过程期间,运维人员要做的只需监视着机器人回传的视频镜头和红外图谱,分析着屏幕上记录好的一行行数据。